随着工作流动、违约跳槽等各种原因的存在,很多毕业生的个人档案被束之高阁,成为了“死档案”。这些“死档案”对于毕业生来说,相当于一块心病。因为档案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工龄计算、职称评审、考公务员、转正定级、出国定居等等,都需要用到个人档案。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个人档案激活手续怎么办。
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国家一般采取以下三种管理办法:
1. 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或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则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2. 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将户籍和档案迁至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3. 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无论哪种方式,如果个人档案需要激活,那么有以下两种方法:
1. 自己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将档案激活。这种方式需自己去相应的管理部门,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
2. 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去的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重要的材料或证明材料已经丢失。此时,可以在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凭一些相关证明文件来证明你的身份和相关情况,尽量寻找其他的解决方式。
总之,个人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放任不管。无论是哪种管理方式,都需亲力亲为去补办相关手续,尽快激活个人档案。不仅可以方便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处理个人的各种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