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存在叫做“死档案”。所谓“死档案”,就是那些因为工作流动、违约跳槽、下海经商、单位改制、破产等原因而没有管理的个人档案。很多大学生将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索性把档案放在自家的抽屉里,多年过去,经历和评价全部成了空白。这样一种“死档案”将给我们的以后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档案对于我们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激活大学生个人档案已成为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地对大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方法。有三种管理方法可以供大家选择。一是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二是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三是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以上三种方法都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适合于有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因为可以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比较简单方便,缺点是如果两年内离开生源地就业,需要重新办理改派手续。第二种方法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学校保持档案和户口的关系,但是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不能获得相应的人事隶属关系,因此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第三种方法通常适合于准备创业、考研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可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快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如果不与人才交流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在确定了自己的档案管理方式后,就需要考虑如何激活个人档案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提供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人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将档案激活。这一方法最为常见,补办手续比较简单,只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照片等相关证明即可激活个人档案。当然,在激活个人档案的同时,最好也将户口迁至本地,这样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
第二种方法:委托有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代办,把档案放到相应的管理部门,避免档案记录出现“断层”,并保证档案记录的完整性。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可以避免一些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手续。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大力推广激活个人档案的方法,避免“死档案”的出现,真正做到档案记录的安全和完整性。
总而言之,个人档案对我们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好好管理它,就会面临很多麻烦和障碍。因此,激活个人档案是大学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未来奠定一个健康可靠的基础,确保我们的职业人生更为顺利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