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丢失找不到了怎么办?个人档案丢失补办流程
学籍档案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建立的,进入大学后,学籍档案将一起转入大学。大学期间档案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保存,学生毕业后,学校会根据每位同学不同的就业情况处理学籍档案。向学校申请留校保留的,档案一般会由学校保留2年;就业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档案由学校转往工作单位管理;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学校转往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出国(境)留学的毕业生档案,由学校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或留学生服务中心管理。
大学生的档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籍档案,二是党员档案,三是团员档案。
其中学籍档案当中包括高中阶段的学生登记表、高考报名表、高考成绩单、高考志愿填报单、高考体检表以及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奖励、处分等相关的材料。
此外,学籍档案还包括大学阶段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包括大学阶段的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材料,以及在大学阶段获得的奖励或处分等相关的材料。
如果确认档案丢失,需持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到高中和大学开具学籍材料,其中包括高考材料、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组织档案等资料;毕业生在确保每份材料加盖学校公章后,将补办好的材料交至大学档案管理处密封。档案补办成功后,毕业生应及时将档案交至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或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管理。
毕业生切勿私自携带档案。当学校提供档案转递服务时,毕业生需确定,并将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的相关信息及地址提供给学校;当档案由个人移交时,需由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出具存档证明。毕业生在移交档案后需联系接收地,确认档案是否转回。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登录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查询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
如果万一遗失了,应该要如何补办呢?我建议采取如下2个措施:
第一,如果丢失档案的时间距离毕业离校的时间比较短,可以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并申请补办相关材料。
例如,2023届毕业生是2023年7月离校,如果2023年11月发生档案遗失,那么此时就应该及时向学校反馈并申请补办。
从时效上来看,档案遗失距离档案形成时间不长,此时各环节的资料在学校都会有留存,补办起来是最容易的。
加上毕业生的情况,学校的辅导员和相关部门的老师都记得比较清楚,相比于多年以后申请补办的难度肯定会更低。
例如毕业生登记表、学生登记表以及论文等相关的材料,可以重新填写一份,并申请补盖公章。
再比如党员档案材料,此时去学校补办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因为有可能你的组织关系还没有转接成功,此时补办一整套完整档案一般不成问题。
第二,如果丢失档案的时间距离毕业离校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到原就读学校申请补办相关证明材料。
假如你是2004年7月毕业的大学生,到2023年11月发现档案遗失,那么此时到学校去补办原来的档案室不可能的。
因为时隔半年及以上的档案补办都等同于造假,这在档案管理当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此时如果还想进行补救的话,就是到原就读学校申请补办相关证明。
例如,学籍档案材料遗失,可以申请开具曾经就读的相关证明,或者出具当年的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单等可以证明曾经学习过的证明材料。
又比如党员档案材料遗失,可以请当时的入党介绍人或者党支部书记写一份入党证明材料,也可以起到这份档案应有的效力。